展讯| 清风万古——纪念郑思肖逝世七百周年当代名家四君子画展清风万古纪念郑思肖逝世七百周年当代名家四君子画展(苏州站)主办杭州西湖画会福州林则徐书画院苏州彬龙美术馆承办栖霞书院福州中福众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言墨堂艺术总监金心明策划杨晓明 吴明学术主持王平策展罗方华执行策展朱德朋杭州展览时间:2019年3月15日--3月18日展览地点:西泠印社宝印山房执行策展:朱德朋福州展览时间:2019年3月22日--2019年3月31日展览地点:福州书画院执行策展:李辉苏州展览时间:2019年4月8日--4月18日展览地点:苏州彬龙美术馆执行策展:钱西姿郑思肖简介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道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无根的兰花,寓意南宋失去国土根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清风万古文/ 罗方华梅、兰、竹、菊,在绘画中被称为“四君子”,分别象征君子孤傲、高洁、独立、淡泊的品格。“四君子画”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四君子画”是指以此为题材的绘画,包括工笔、没骨、写意等。狭义的“四君子画”为文人写意画之一支,亦称“君子画”,须体现画家的品格、思想、学养、性灵,彰显“君子之风”,本文所及即为后者。 在中国画史上,很早便有“四君子”画的记载。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记录了张僧繇的《咏梅图》,此图虽不能断定为独立的梅画,但画中必定出现梅树与梅花。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萧悦“工竹,一色,有雅趣!”白居易亦曾为其作《画竹歌》。然以上画家真迹今不得见。今所见最早的“四君子”画作零星见于五代两宋,如南唐徐熙《雪竹》、苏东坡《枯木竹石图》、文同《墨竹图》、宋徽宗《枯木竹石图》、杨补之《梅花》等。宋人的工笔兰花是传世最早的兰花画作。今所见最早的墨兰,为宋末元初画家赵子固与郑思肖所作。二人皆以超逸脱俗的画品,开文人墨兰之先河。后世写兰名家,多直承赵、郑法脉,写君子风度,融时代精神与个人气质,为墨兰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中国文人画风格史的重要支脉。 郑思肖,原名郑之因,字忆翁,福建连江人。连江郑氏的先世可谓源远流长,据《郑所南文集·先君菊山翁家传》记载,郑姓得于周宣王母弟受封之后,至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分派入闽,居于连江透堡东导村,至郑思肖生活的南宋末年,为时已十余世。其父郑起,为南宋著名文人,嘉定十三年(1220年)携眷出闽,定居临安(杭州),曾居孤山(今孤山尚存其故居遗址碑),并于西湖长桥建别墅名为“水南半隐”,1241年郑思肖诞生于杭州西子湖畔。郑思肖少时秉承家学,明忠孝廉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当元军大举南下时,他到临安叩宫门上疏皇帝,献抵御之策,因“辞切直,忤当路”,未予上报。元亡后,其坐卧必南向,自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郑思肖14岁随寓居苏州,元仁宗延祐5年(1318年),郑思肖于苏州觉报寺逝世。“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万顷秋生杯后兴,数茎雪上镜中须。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唯有固穷心不改,左图右史足清娱。”郑思肖的这首《飘零》诗,正是郑思肖在苏州数十年动荡生活的真实写照。郑思肖一生著作甚丰,有《郑所南先生文集》《一百二十图诗集》《心史》等存世。其诗用象征隐喻手法,抒发爱国激情,哀叹难酬壮志。《心史》又被称为《铁函心史》,郑思肖将自己多年所著诗文编为《咸淳集》《大义集》《中兴集》《久久书》《杂文》《大义略叙》等,总题为《心史》,用腊封锡匣铁函数重密封,外书“大宋铁函经”五字,内书“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十字,悄悄沉于苏州承天寺的一口古井中。365年后的明崇祯十一年,偶然被人从井底发掘出来。当时中国又一次面临被蛮族灭亡的危险,众多抗清志士和明遗民反复诵读、题咏、引用、评论、传播,借以激励自己。 “秋风兰蕙化为芽,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这是元代画家倪瓒题郑思肖墨兰的诗句。郑思肖的墨兰融诗、书、画于一炉,简朴率真,风骨嶙峋,点画间透着孤傲与昂然,虽传世之作寥寥,皆感人至深。其现藏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墨兰图》题:“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关。”耿耿心志,溢于言表。其今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元大德10年(1306年)作《墨兰图》是墨兰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中有闲章曰“求则不清气满乾坤”,文征明说:“我亦乾坤清气者”,石涛“兰竹清品,以只见其清为贵”……他们画中之清,源于画者清洁之性灵,以其“清”,故传之“万古”。宋亡后,郑思肖写兰不写根与土,暗示故国沦丧。根安何处,土归何方?此二作如是。张彦远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语,郑思肖的墨兰便是一例。他的画体现出人品与艺品(诗书画)在精神境界上的高度统一,无论是画还是从画中透出的那种高洁超迈的品格与气节,皆为后世所倾仰,就这一点而言,郑思肖无疑是四君子画史上具有代表性及象征意义的精神领袖。 近百年来,中国画在中西结合等艺术思潮的冲击下,逐渐消泯了笔墨特质及赖以支撑的审美内核。加之国画招生教育的“西式化”与“科学化”,关注个体成长的传统师徒授受方式转换为现代美术院校的批量教育,原来作为花鸟画家恒定题材的“四君子”逐渐淡出了国画课堂,主流展览中也少有“四君子”之身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衰亡,仍然有一些画家矢志不移地坚持传统艺术的研习与探索,在四君子画领域也产生了一批即体现优秀传统,又具见个人性灵的精品力作。 今值郑思肖逝世七百周年,于其出生地杭州、原籍地福州及寓居地苏州举行清风万古——当代名家“四君子”画展,汇当代君子画逸品于一堂,以致敬郑思肖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文人画家,并藉此体悟“四君子”之性灵,追慕真善之人格,铸炼民族艺术之魂。参展艺术家及作品欣赏衲 子 林剑丹 曾贤谋 陈济谋 季酉辰 王和平 徐建融 石 桥 刘秉贤 乔小龙张小芹 孔戈野 明 瓒 雨 石 唐吟方 夏 回 章 耀 徐宏泉 崔 海 陈 经 陈 纬 吴 洁 姚震西 范晓文 陈子游余久一 王有刚 金心明 王 平 周明雍 乔中石 姚伟荣 吴新斌 李向阳 梅思香 吴沌生 赵少俨 罗方华 吴涧风 陈 熙 凌中翔 马 勇 陈又迟 许宜石 刘元玺彬龙美术馆是以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活动等为一体的私人美术馆当下我们专注于发掘优秀的艺术家和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未来我们将提供多平台艺术策划、美术教育等服务苏州市观前街212号三楼地铁四号线察院场站2号出口长按关注:彬龙美术馆咨询电话:0512--6729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