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第四届“问园姑苏”园林采风邀请展】风神秀骨·大美江南--“狮子林”中国画作品展


2021年是“问园姑苏”的第四年,也是每年一次的彬龙艺术盛会。


问园姑苏,不仅问的是园,更是道。写生展,写的不仅是景,更是宇宙哲理,人生智慧


尤其是在狮子林里,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狭小的空间布局中展天地大道,宇宙万象,多妙啊!


不论是迂回曲折的连转回廊,还是精致典雅的灵动建筑,都无比引人入胜。


你看,画家笔下的园林或截取零星一角,花草丛生,生机蓬勃,或写亭台洲渚,飞扬灵动,甚至连一块小小的假山石都能成为她们画中的主角,闲和淡然,多美啊!



园林之美从不是走马观花就可轻易获得,画家写生期间,在狮子林逗留了半个月之久,才能发见这样深度的美,心的陶冶、修养和锻炼也为美的发见和体验作了充足准备。当然创造美也同样如此。

诗人华兹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观此次写生展作品就让我有如此感受,这样美的艺术,与你共赏才更加圆满。


风神秀骨·大美江南--"狮子林"中国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承办单位:

苏州狮子林管理处,苏州彬龙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1年9月26日--2021年10月26日


展览开幕时间:

2021年9月26日15:00


展览开幕地点:

苏州狮子林


出席开幕式学术嘉宾:

刘传铭(文化学者,著名书画评论家)

曹林娣(苏州大学博导,园林美学专家)

魏嘉瓒(苏州沧浪诗社社长)


参展艺术家:

雨石、朱雅梅、孙宽、成军、范治斌、

庞飞、林爱国、王素柳、赵修、孙文科、宋帅



支持单位:

中国南社书画院、 苏州三元美术馆、

青藤艺术、上海鸿美术馆、

苏州徐悲鸿艺术馆、

杭州湘湖美术馆、杭州西湖画会、

山东匋钟斋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

徐州莫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兰亭智永书画社、江南收藏。


媒体支持:

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

凤凰网、腾讯网、中华艺术网、

博华艺术网、中国美术家网、

中国文化艺术网、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深度苏州、苏州艺术志。


咨询电话:

0512-67292610


徐贲 狮子林图册(选二)| 22×29cm


江南风韵 闲和雅致

REMEMBER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美誉。


有道是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烟雨江南,天堂苏州,苏州是至情、至善、至真、至美,可谓水影花光,如诗如梦。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化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受到唐宋以来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园林模拟的典范。


文人写意山水园是苏州园林独具的文化象征,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古代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


徐贲 狮子林图册(选二)| 22×29cm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故名狮子林。


整个园区虽小,但以假山从多,形状怪异著名。


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因此被誉为假山王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的赏石文化,在传统文人那里一拍即合,成为了一种传统符号,艺术精神,文化境界和生活方式。以石为师、以石为友、以石为志、以石为居,成为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和慰籍地。《诗经》: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天开图画即江山。以小见大,卧游山水,又能托情寄闲,广受历代文人喜爱。


徐贲 狮子林图册(选二)| 22×29cm


历史上苏州狮子林从名不经传的简陋居所到名气大盛的江南园林,几百年来几经易主,从流传到扩建重修,终于在民国15年奠定了现今寺观园林、住宅、祠堂、义庄、族学合一的基本格局。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体现,它集哲学、美学、人伦、血缘为中心的建筑景观,此时的狮子林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一处景观,可以说它集结了中国最深奥、最传统、最根本的文化基础结构,是一种精华的沉淀,以方寸之地展天地宇宙之奥义,才有人道我居城市中,我疑身处群山中的感叹。


倪云林

《狮子林图》


狮子林得享大名不仅因奇石园景见长,更得益于元明两代文人的题咏不绝,著名画家笔墨挥洒不断。


其中明代僧人道恂的《狮子林纪胜集》中收录了狮子林中的诗文碑刻,明代著名画家徐卉、杜琼皆有狮子林名画传世,得其神韵,清疏淡雅,朦胧缥缈。


高启更是直呼风生百兽低,欲吼空山夜。疑是天目岩,飞来此山下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更是贪得此处的幽林僻静,精致淡雅提笔所做《狮子林图》将其清淡幽旷,空灵氤氲尽收画中,笔简意无穷,才有应会感神,神超理得,可畅游


雨石

禅园拾梦之一| 28×18cm



至清代文人对狮子林热依然不减,李果、孙登标、陆文启等等皆对狮子林喜爱非常,留下人巧夺天工,构置真奇绝的感叹,类此种种不胜枚举。


历代文人的推崇和颂扬让狮子林名声大振,吸引乾隆皇帝三番五次访游神往,魂牵梦绕,更是亲自题作五言诗《游狮子林》,并御题真趣匾额,意为忘却计较或巧做之心,提倡自由恬淡,与世无争,陶然忘机,得悟山林之真趣。在传统绘画意义上,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提出的南北宗论,认王维为南宗山水鼻祖,首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人画理论。


朱雅梅

访园系列一| 68×34cm


王维的文人画美学思想直接影响元明清历代文人画家,从狮子林的历代名家国画作品中得以印证和传承,直至倪云林的《狮子林图》,正式形成体系并发扬光大,也是中国美学与哲学的契合,一脉相承,至今不衰,给江南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江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形式展现,更是苏州独有的园林建筑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闻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从小生活于狮子林,纵横磅礴的假山堆叠,奇崛杂糅的江南韵味之中,贝聿铭深受狮子林中蕴含的江南文化蒙养,设计中融和独特东方神韵和江南园林审美情趣,以中国独特文化底蕴引领国际建筑风尚,享誉世界。


孙宽

集贤宾| 68×34cm


苏州彬龙美术馆立足于江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20208月由苏州狮子林管理处主办,苏州彬龙美术馆承办的《问园姑苏--怡园里的笔墨丹青》成功举办,并获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并行展最佳策展人奖,问园姑苏也逐渐形成国内园林写生的品牌。


领略完怡园里的笔墨丹青,今年我们将走进狮子林,共同探寻苏州这座独一无二的奇石园林景观,在哲学和美学思想的驱动下,在统一的文化体系中,中国山水画与园林建筑布局多少有着相同的艺术内涵,有着:立万象之胸怀、传千祀于毫翰的艺术价值取向。


成军

狮子林写生之九狮峰| 34×68cm


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展人,选择擅长创作园林丹青妙手是我首选锁定的目标,同时希望他们需兼具国学底蕴,现代审美意识,一流的表达笔墨语言方法及鲜明的个人风格,最终经主办和协办方审定,在众多优秀艺术家名单中遴选出十一位代表,他们是雨石、朱雅梅、孙宽、成军、范治斌、庞飞、林爱国、王素柳、赵修、孙文科、宋帅。


庞飞

狮子林之一| 65×38cm


艺术家们来自东西南北,较为客观地呈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出生的优秀青年书画家代表。


同时不同的区域文化及教育背景的差异,也给他们的艺术作品带来了新的风度和表现风格。有泼写、抽象、写意、意象、兼工带写、写实等等。


在苏州生活和游园的时间里,他们听取了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曹林娣教授作的苏州园林美学主题讲座,苏州沧浪诗社社长魏嘉瓒先生对历代名家题咏狮子林诗词的解读。


 林爱国

故园心眼| 68×34cm


通过一系列文本和园林实景的体悟,加深了对苏州文化和园林的深刻认知,可谓穿越古今,思绪千载。经过近半年的运思和创作,他们以狮子林为载体,书写出对中国文化中国园林的最美心象。这些作品题材多样,格调鲜明,然文化和艺术趣味却和而不同,各放异彩。


感谢主办方和承办方对这次写生活动大力支持和指导,使得活动圆满展开,同时展览作品呈现方式以狮子林空间布置为点缀,给观者带来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般的享受。这种展览形式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雅集,艺馨德泽,流布四方,给游园者的观众在精神层面以润物无声的滋润,此种方式正是得益于我们古人的智慧!


是为序!

                                    

策展人:杨晓明

2021.9.6


 王素柳 

秋水琅玕| 36×68cm



大美江南·与尔同赏 





一·雨石



1963年出生于上海,读山书院艺术总监,独立艺术家。早年始喜作简意随笔。后力追宋元山水,兼作花鸟人物小品。

受邀多地举办个展,联展。重要个展好雨知石(台北),雨中有石(太原),无中生有(无锡),

隐逸湖山(杭州),六根(苏州),清山归隐(常州)。出版个人画集及合集多种。现居江苏无锡。


禅园拾梦之二| 28×18cm

禅园拾梦之三| 28×18cm




二 ·朱雅梅





1969年生于江苏徐州,籍贯天津。毕业于华侨大学艺术系中国画山水专业。2012—2015年,任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现生活工作于武汉。其作品曾参加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并获奖),中国艺术大展——当代水墨画展,中国当代杰出中青年国画新作展,中国艺术双年展,21世纪中国艺术家年度邀请展、今日中国美术大展、自然与人——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等展览。并在台湾、上海等地举办朱振庚、朱雅梅父女联展。其作品被收录于《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中国大陆中青代画家百人传》、《世纪之交女性绘画走势》、《中国当代画家图典-山水卷》、《今日中国美术图卷》等,出版有《中国画23朱雅梅卷》、《中国画名家-朱雅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随缘艺术基金会等美术机构收藏。


访园系列二| 68×34cm  

访园系列| 68×34cm




三 · 孙宽


1969年生于苏州,汉族。中国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美术工作委员会会,艺术硕士。

    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在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学习。现为苏州国画院副院长,苏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曾三十余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获奖十余次。获中国美协“2005年百家金陵中国画展金奖,,江苏省美协金奖一次,银奖三次,并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二等奖,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意难忘| 38×68cm

园林好| 38×68cm




四·成军





字林桐,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硕士

丽水学院中国青瓷研究院客座教授

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狮子林写生之探幽| 34×68cm

狮子林写生之卧云室| 34×68cm



五·范治斌



197212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国画院青年画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国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华夏文化促进会书画院荣誉院长、保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狮子林诗意图一| 34×68cm

狮子林诗意图二| 68×34cm



六 · 庞飞



陕西紫阳人,1995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艺术系,2001年结业于中国美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展览策划,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协理事。山水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全国青年美展并有获奖2018年创办江南菖蒲大会,有霓园、可仁园、醉辉煌系列景观等园林实践,2020年参与上海龙华古寺修缮工程。曾举办:  云起庞飞作品展(20215月苏州博物馆)、青苔上庞飞作品展(202110月北京画院美术馆)。作品收藏在中国美术馆、苏州博物馆、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中国画院、中华艺术宫、山东美术馆。


狮子林之二| 65×38cm

狮子林之| 65×38cm




七·林爱国



字御之,1979年生于安徽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张捷教授。

现为浙江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与谁同尘| 68×34cm

叠石奇秀| 68×34cm



八 ·王素柳


   

  1980年出生于温州文成。2002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职;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并获博士学位。师承林海钟教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创作员。


别有洞天| 36×68cm

绝涧听涛| 36×68cm



九 · 赵修


由于秋季天气干燥,水分蒸发快,河道溪流的水量开始逐渐减少,所以,一些北方的湖泊河流将面临枯涸的境地。


灵山系列一| 34×68cm 

灵山系列二| 34×68cm



十·孙文科


1981年出生于山东临朐。

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语言大学。

2015年起工作于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现为佛山画院专业画家,广东中国画学会理事。


秋送暮云归| 34×68cm

夏有凉风生| 34×68cm



十一 ·宋帅


本科、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现供职于中国美术学院国书院创研平台

现为浙江画院工笔画研究所创作员、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会员


沧浪素影| 30×72cm

冠云峰| 30×7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