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最新展览

花落春犹在--"娑罗画社"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活动

  

春,不会因为花的凋零而逝去

艺术精神,也不会因为画社的解散而消逝


图片

 


图片

九十周年纪念活动


参加人员:"娑罗画社"社员后裔,"娑罗画社"研究学者,书画家等。


主办单位:苏州书画研究会


协办单位:苏州国画院苏州东吴画院


承办:彬龙美术馆


媒体支持: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凤凰网、腾讯网、中华艺术网、博华艺术网、中国美术家网、中国文化艺术网、中国艺术品理财网、深度苏州、苏州艺术志。


咨询电话:0512-67292610


纪念活动开始时间:2022年6月18日14:00


活动地址:苏州市姑苏区观前街212号三楼


苏州从来不缺文人墨客,也不乏艺术社团。
 
地域性文人的“抱团”,自明清开始似乎已经成为姑苏的传统。他们之间相知相交的目的纯粹,理由简单,可以因为一幅画、一泡好茶、一场美景或一桌美味佳肴,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一棵树。

图片



1932年的春天,一颗漂洋过海的娑罗树在苏州奇迹成活,随着春风开花顾盼生姿,千姿百态。

苏州的文人一向不会放过如此盛景,纷至沓来,吟咏歌颂,此时书画成了最好的媒介,笔墨的灵动婉转写的是娑罗树的妖娆多姿,体现的是姑苏的文化精髓和笔墨风流。

图片


也正是因为此缘,娑罗画社正式成立了。

它集中了当时吴门画派的众多高手,以吴似兰、吴子深为发起人,从刘临川、颜纯生,蔣宜安到陈摩、吳待秋和张仲仁,吴梅、朱梁任,余觉,张辛稼等囊括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甚至包括前清举人和南社成员。

组成成员年纪、时代、艺术风格、思想均有不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然“君子和而不同”,和光同尘,相得益彰。


图片



文人雅士之间虽意趣取向不同,但内在的精神追求和美学倾向能不谋而合。


这也突出了娑罗画社甚至是吴门文化中强大的文化包容力,也完美体现了吴门画派自成立至今一直所有的兼容并蓄,百花盛放的开放文化态度。


图片


娑罗画社成立之后,相继在上海等重要城市举办画展,将吴门画派的艺术精神和姑苏笔墨情韵通过展览展现在全国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眼前。


不仅让苏州文化真正的走出了吴地,也通过文化交流让吴门画派的艺术风格得到了更多的营养,有效的滋养了吴地文脉。


图片



所谓“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娑罗画社的成员都具有人文的爱国情怀,他们浪漫敏感,又不失针砭时弊,对人民苦难感同身受,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图片


所以每遇危难之际,娑罗画社自觉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他们把画展所得捐助教育、社会福利院以及给贫民发放物资等,在心系为民的同时,慈善也为娑罗画社积累了深厚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基础。


时至今日,娑罗画社已经走过九十春秋,但往事并不如烟,他的社团精神和先人留下的笔墨财富,正是当下苏州文化发展可借鉴的精神资源。


图片


彬龙美术馆作为一家民营美育机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娑罗画社同属根脉相连,惺惺相惜。


美术馆自成立起就以:弘扬江南文化为己任,挖掘吴门画派艺术精神。


娑罗画社作为继吴门画派后苏州近百年画坛上的又一高峰,自然被美术馆所关注和研究。


图片


为了更好的弘扬娑罗画社的人文精神,2021年美术馆相继举办过娑罗画社社员扇面精品展和"娑罗花开"花鸟小品展以及吴门画派系列讲座,旨在传承娑罗画社精神和挖掘梳理娑罗画社艺术文脉,起到对当下苏州中国画创作的借鉴作用。

图片

精彩回顾

吴门画派系列讲座之十七 --《苏台雅集--娑罗画社》

“娑罗花开”--正社·娑罗社员扇面收藏展


而今年是娑罗画社成立的九十周年,美术馆也将以此为媒介,结合当下疫情肆虐的社会背景,从娑罗画社先辈的书画笔墨中探索一种强大、纯洁而又不失坚韧的精神力量,更好的帮助我们找到地方文化发展方向,排除文化上的虚无主义和功利主义,引导艺术从事者树立起高尚的人格,承前启后,福祉后裔。


图片


娑罗画社的时代虽然与我们渐行渐远,但先哲的精神感召力量,似宋代诗人写下的“花落春犹在”,在这不落的春风里,娑罗艺术之花将永远滋润着我们,伴随着我们坚定的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