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逍遥游?
庄子的答案是认清本质,明了自身位置,开拓思路,探知己之道,明知己之道不如天之道,求知天之道。
乔小龙自由洒脱的笔法之中正是蕴含了知己之道,放浪形骸的外表之下是富有大智慧之心,真正逍遥于本我。
1 展览信息
书法 宁静致远
逍遥游 展序 陋室铭开篇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龙画”,悦人心目。“龙画”者何人?乃吾画友乔君小龙是也。 其画有“仙气龙势”之意,令画坛注目! 乔君画风传承“清四僧”奇肆超逸之格调,又旁涉“扬州八怪”、黄宾虹、潘天寿等笔墨趣味,有着逸笔草草、笔墨老辣、气势充盈、雄阔奇崛、高华质朴等鲜明特点。 唐代张璪云:“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他笔下的山水之境,是其长期漫游自然山水之后,幻化而成的独特“心象”图谱,也是他“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巧思安排。 桃花流水沓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在他的造境里有画意兼有诗性联想,在其笔下有“野水纵横,乱山荒蔚”的荒寒之境;有“白云在空,好风不收”的超然之美;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自在,有“天地古今,出之怀抱”的真宰之情。 如他的《灵岩道上》山水作品:岩石畏垒,古树参天,深山藏寺,溪水自流,白云在天,倦鸟往返……,令吾想到“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的美妙诗意,它是画、它是诗,更像内心深处“灵光”的表达。东坡先生曾讲“诗画一律”,对照他的诗情画意,此语不虚也。 潘天寿先生主张的“强其骨”、“一味霸悍”、“不雕”、“宠为下”等美学理念, 对他创作影响至为深远,他作画挥洒自,心无所羁,自得雄强之气,大胆落笔又小心收拾,求画外之意趣。 昨夜春雨敲翠梢 风摇青玉生龙吟 观其画作如“石涛画竹,好野作,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此“纪律”乃指笔墨法度,他尊重传统,但极反感于笔墨的程式化和图式的格式化,僵化与雷同的“纪律”无异于艺术生命的终极。石涛在《画语录》有云:“至人无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对此乔君可谓深得三昧,他强调内容与笔墨应是如形随影,表里合一乃是“无法而法”的鲜活笔法。 他的画以勾勒为骨架,以开合为取势,以笔墨点染为气韵。面对宣纸如猛将上场,信然落笔,随势布局,气场宏大。同时引入潘天寿“造险破险”构成和黄宾虹“五笔”“七墨”法,在图式上讲究开合与纵横交错,强调气脉的承接转合,同时注重动静、轻重、欹正、虚实、远近、全局与局部等内在呼应关联,包括题款、印章都能互为一体,形成画面上空间张力与构成之美,有着“简、险、奇”的艺术效果。 在山体墨色运用上,视其画面需求采用泼墨、浓墨、湿墨、淡墨、焦墨、淡破浓、浓破淡等多种灵活手法,使画面产生出自然的“干裂秋风”或“浑厚华滋”之感,增加画面的气韵感和生动感。 天平初春 在用笔之道上吾认为他是成功运用“飞草”入画的第一人,所谓“飞草”是东汉蔡邕创造的一种笔法,用秃笔散峰,蘸以焦墨,随手运转,奔腾上下,左冲右突,辅以逆峰、裹峰、绞转、捻管、侧峰等交替灵活使用方法,以一气呵成极具速度感和磨擦力的运笔,使其情绪波动跃然纸上,产生出枯墨和浓墨相间,飞白和质实相间的特殊笔趣墨情,古拙老辣,天趣而又灵动。 这种具有生命情感的线条在具象与抽象,传统与现代两极自由往来穿透,构成画面力度感与动态之势,形成极具辨识度的个人语言,成为他不同于前人的独特画貌风格。此种用笔“辣、拙、放”的特点,令其画境自有一种深沉雄大的格局和阳刚之气。“远观其势,近看其质”是其鲜明的绘画特色。 小龙先生绘画另外一个特点是游戏笔墨间,他往往借助竹石题材来抒情达意,在其笔墨老道情绪豪放不拘的景况中,运用狂草的书写方式,通过运笔节奏来调节墨色的飞白、枯湿、浓淡以及竹干与竹叶之间巧妙穿插,形态上的疏密聚散,构图上的开合、收放、虚实、欹正等变化,展现出极为空灵洒脱的艺术魅力。 在他的墨竹画面上能听到风声雨声,能看到龙腾虎跃之势,能见潇洒挺拨之姿,更能品读到竹之顽强生命之力。 风静白云横不断 山前又叠一重山 也许这种界以“似与不似之间”的遣兴“墨戏”,更加能释放出他创作上的自由之心,回归艺术本真。“墨戏”之法,顾名思义是以墨为戏之意,是一种放松下的创作,它在笔墨上更加自如,形式上更加多样,造型上不拘形迹,也更能宣泄个人情绪。孔子讲“游于艺”,“游”是对人的精神生活的调剂方法,“游山玩水”才能得大自在。 同理,“游”也是老庄哲学中“道法自然”的一种修行方式,乔君衷情于老庄学说,并以此安身立命,逍遥自在地生活于属于自我的一方天地间,以“ 游世”“游心”“游艺”“以游逍遥之虚”的心态,面对这个纷杂多变的世界,做到淡迫从容,荣辱不惊。 他的“游艺”诚若庄子所言:“自愉适志”。“适”者,自娱也。在庄子眼中一切行为不能“自适”,即是一种奴性的表现。人如此艺亦如斯,难怪乎小龙先生奉潘天寿在艺术上提倡的“不雕”、“宠为下”等画语录为至宝,在其人生艺道上做一名“透网之鳞”,鸢飞鱼跃,自在快活,这也许就是乔小龙先生作品的生命本色。 祝贺乔先生画展即将开幕,相信会有更多人读懂他的画,也会有更多人喜欢上他的佳作。
灵岩道上
3 艺术家简介·佳作赏析 乔小龙 号甍之,种竹道人,人称“乔仙”,1960年1月出生于苏州,就读于清华美院高研班并执教,现为上海名家书画院研究院理事、职业书画家、鉴赏家。1973年随江苏省著名画家张晋先生习画,打下坚实传统基础。1980年从事工艺美术创作设计,90年代为无锡太湖饭店、杭州香格里拉等著名宾馆作大幅国画多幅。2005年古吴轩出版《乔小龙作品选》,2008年西冷印社出版《江南名家乔小龙》,2008年在苏州成功举办个人画展,2016年古吴轩出版《清风徐来》扇面集,作品多次参加苏州、上海、南京、河南等地拍卖并广被收藏。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 野渡无人舟自横
夕卧白云阁 朝起白云间 唯有心常在 不随云去来
山水清音
雨后天然开画屏 桃源深处有仙家
醉后写竹高风起,此中真意纸外寻
烟雨春风正渺茫 得闲来上墨君堂
山上长松山下水 疑是清秋仙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