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最新展览

“娑罗花开”--正社·娑罗社员扇面收藏展

万里江山 归于一握
折扇因为携带方便,便于观赏在明清时期成为文人的标配,日渐考究精致,相比于卷轴、宣纸,扇面的描绘更加精细雅致,同时蕴含丰富的文人气息。

至民国期间,绘扇片的势头更是有增无减,历代民国大家无不致力于此,追求笔墨与文人倾向的完美融合。再者姑苏之地历来结社之风盛行,娑罗画社和正社作为近代具有影响力的社团,几乎囊括了近代书画名家,其中不乏优秀的扇面创作传世。

经过长时间的收集和整理,彬龙美术馆与苏州正社文化研究院特筹备此次扇面收藏展,以扇会友,在这盛夏期间,于书画中辟出一块避暑圣地。



图片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1年7月2日-2021年8月25日


展览开幕时间

2021年7月2日下午2:00


参展艺术家

娑罗社员、正社成员


主办单位

苏州彬龙美术馆  

苏州正社文化研究院


支持单位

中国南社书画院、 苏州三元美术馆、青藤艺术

上海鸿美术馆、苏州徐悲鸿艺术馆、

杭州湘湖美术馆、杭州西湖画会、

山东匋钟斋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

徐州莫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兰亭智永书画社

苏州如石人文空间、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凤凰网

腾讯网、中华艺术网、博华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中国文化艺术网

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深度苏州、苏州艺术志。


展览地址

苏州市观前街212号三楼


咨询电话

0512-67292610



图片


展序:娑罗花开--江野

古吴苏州,西接浩渺太湖,北依奔腾的长江,南临吴淞江畔,东连大都市上海。太湖区域的水系发达,交通十分便利,阳澄湖畔草鞋山文化以及吴淞江边崧泽文化,孕育了苏州这块水乡泽国肥沃的人文土地,人居环境十分优越,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家人才辈出,南朝画家张僧繇,唐代书家张旭,雕塑家杨惠之,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三位苏州刺史奠定了苏州古城的人文基调,宋代文豪范仲淹,田园诗人范成大,元代顾阿诗词。



图片


到了明代更是风骚,创造了江南文化历史辉煌,吴门画派的诞生引领中国书画发展方向,并影响了苏州其他手工艺的发展,以及园林文化的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吴郡之地,精致的人文语境,构建了吴文化为中心,吴门派的人文生活方式。

至清末民国,苏州成为全国各地退隐官宦、文人骚客首选的宜居城市之一,可谓大咖云集,吴大澂、庞莱臣、顾文彬、潘祖荫等家族皆出文人墨客、收藏大家、版本学家等。此时,上海吴昌硕、倪墨耕、蒲华、金心兰、张石园等等时常活动在苏州吴门这个文人圈子中,形成了一个个文化团体,如怡园画社、冷红画社、桃花坞画社、苏州美术画赛会等等,在这个大背景下,吴似兰以其家族移栽佛教圣树--娑罗树成活为契机,每当娑罗花盛开之际,邀朋呼友,书画助兴,诗词吟诵,组织活动,故以娑罗花之名,成立娑罗画社於西百花巷,1932年6月18日成立。同年末(西历1933年元月6日),吴湖帆亲友团以及孙中山同盟会成员何澄、叶恭绰、汪东、张善仔、杨千里等在苏州十梓街172号成立正社书画会,意欲正本清源,坚守传统国有文化,中兴吴门画派。这一对姊妹社团,里面有不少成员相互掺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活动十分频繁。



图片


“娑罗”曾在上海办展,上海画家张石园、钱瘦铁等等纷纷加入,并在上海成立分会。而”正社"在何澄、叶恭绰的推动下,在北京、南京举办画展,北京溥心畬、于非厂、 朱葆慈、汤尔和、何其巩等十四人都参加了"正社”。在北京的画展上,张大千一举成名,当时有评论称“南张北溥”,而张大千谦虚恭推吴湖帆最适合,又论为“南吴北溥”,奠定画坛三足鼎立的盟主地位。

在收藏正社文人文资料书画作品时,时常碰到娑罗成员的作品,尤其是在成扇上,一面是正社成员,另一面则是娑罗成员,至此顺手牵羊也收到娑罗的报刊资料和书画作品,在这几年中,仅正社和娑罗的扇面作品已达40多件。在这盛夏之际,苏州正社文化研究院同苏州彬龙美术馆联合举办《娑罗花开》正社、娑罗扇面收藏展,为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清凉的气息。


图片


苏州近现代的中国画发展,从这两个社团中走出来的画家很多,有的甚至走向了世界。回望历史,继往开来,苏州花鸟画就是以陆恢为主流文脉,陈摩的桃李天下,以及张辛稼、张继馨等一代一代传承着吴门画派的人文香火。

"娑罗花开"。娑罗花,这佛国圣花,亦将在人间天堂苏州盛开,结出正果!




图片

精品欣赏


图片

陈摩  书法扇片

        陈摩 先世为福建罗田人,后随祖从政去虞山,才落籍为常熟人,幼年从父学画,夏日纳足于瓮以避蚊虫刺螫,研习不舍。后在上海某美术学校学习。工山水松石,有名于时。曾任苏州草桥中学、二中、省立第一师范、第二工专、苏州美专等校美术教师、教授,从事艺术教育十余年。


图片

刘临川   书法扇片

      刘临川(1859-1932)原名世照,又名照,字临川,推崇临川文学,取滕王阁序"光照临川之笔"句意,截为名字,别署雁潭,长洲(苏州)人,居吉由巷。早年好读嗜,从老画师李养泉学山水,养泉师朱青立,青立师翟琴峰,琴峰师其父大坤,大坤师张宗苍,宗苍师黄尊古,尊古师王原祁。自原祁八传而至临川,故其作山水,用原祁的笔法,又学王石谷的布局。


图片

陈子清   山水扇片

      陈子清, 原名晋,字子清,以字行,号俊实、白斋,别署支迦罗。苏州人,住迎枫桥弄。祖父陈寿祺,字慎三,前清织造衙门供职,任文书工作,富收藏,擅书法,工录,名盛一时,其父敬业,字仲燕,曾为我国驻日本横滨领事文书,喜旧学,工翰团,所作蝇头小楷,精卓绝伦。 吴湖帆表兄,画山水澹泊秀雅,有王鉴,王石谷笔意,书法米芾,治印亦工整。


图片

柳君然  花鸟扇片

      柳君然,江苏苏州人,原名榕,字君然,号江声斋主,居玄妙观牛角浜。擅长花鸟,为陈迦龠弟子。好学不倦、朝夕临摹。初赁玄妙观玄都方丈屋内开辟画室,室内布置整洁,庭外莳花养鱼,又对此写生,苦练终日,艺技益技。其画琐碎而松秀,设色清丽而肥润。写山灵飞鹤、花鸟果品,为时人所赞许。


图片

顾彦平  山水扇片

      顾彦平 名则正,字彦平,别号欣欣庵主。四十岁后耳忽重听,又因号半聋居士。苏州人,为顾鹤逸从子。居尚书里。有画室额题:"旧时月色"。其祖上为三吴望族,家富收藏又怡园内有高台廊榭,花木池石之胜。彦平自小幽游林息,饱鉴名家真迹,复加酷爱绘事,孜孜不倦,故所作山水,不同凡响,既能传顾鹤逸画风之遗意,又能跳出旧窠,追求画面布局之新意。



图片


杨千里  书法扇片

      杨天骥(1882-1958)字骥公·千里,别号天马·东方·闻道·茧庐,同里镇人。幼承父教,学诗词书法。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入上海南洋公学,曾从师吴昌硕治印。三十年,在上海澄衷学堂任国文教员。三十三年后,提倡新学,介绍严复译《天演论》,并先后参与编辑《民呼》、《民吁》、《民立》、《新闻报》。民国初年,任教育.司法.外交等部参事.秘书等职。


图片

庞国均  书法扇片

      庞国钧,字蘅裳,江苏吴江人。曾与吴湖帆、潘博山等人发起组织“正社”书画会。工书法,尤精行楷。


图片

顾墨畦  书法扇片

      顾墨畦(1872~1940),正社成员,字墨畦,一字品石,别号南塘旧隐、畏磊山民,吴江八尺人。早年寓居苏州,为同邑陆廉夫高足,与沈蕴石、刘陌青、沈研荷齐称陆门早期四弟子。能诗词、通文辞,尤擅书画。作山水,笔意追宗元代四家及明代沈石田、董其昌法。用笔浑朴沉雄,画气清澈明净,丘壑布置稳妥,设色朗洁可爱。晚年喜写巨幅长卷,并题以自作长诗,生机勃勃,颇有气势;书法圆劲流畅,沉雄恣肆,大气磅礴,独往独来。尤其古籀、行楷,为世所重,深得汉魏六朝晋唐各家堂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