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最新展览

敦煌写经书法当代价值研究暨刘灿铭书法学术雅集 ——苏州市彬龙美术馆公益讲座


敦煌绵延了千年的佛教文化,凝聚了无数向佛之人的虔诚信仰,梵音萦绕,从古至今,从不间断。写经--书法和佛文化的碰撞,归尘宁心,无妄无念,这是敦煌无数写经生摒弃尘世,传达信念的直接方式。

 而刘先生的写经不仅是对佛的虔诚,笔墨渲染,笔尖与宣纸的摩擦,融合了对书法的敬意、佛教的信仰以及对自身内心的归属和安宁,交织相融,去重新阐述有别于传统机械写经那种无限的延展性。


68×34cm  心无挂碍


01

展览基本信息


展览资料



展览名称敦煌写经书法当代价值研究暨刘灿铭书法学术雅集

展览时间2020年88--2020831

出品艺术家刘灿铭

主办单位苏州彬龙美术馆、苏州市书法家协会

协办单位中国南社文史馆、苏州徐悲鸿艺术馆、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藤艺术、美通艺术馆、海阔美术馆、成都宗易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澜湾温泉景区、三元美术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香港国际卫视

支持单位老凤祥银楼、景德镇澐知味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洋河股份

媒体支持苏州日报、人民网、新浪收藏、雅昌艺术网、网易新闻、天天快报、搜狐新闻、光明网、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凤凰新闻

展览地点苏州市姑苏区观前街212号三楼

咨询电话0512-67292610




四溟诗 68×69cm


02

出品艺术家简介






















刘灿铭




















   

   江苏靖江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师从王冬龄教授。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民盟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教育部美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江苏省现代书法研究院院长,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江苏省竹刻艺术研究会会长。


香港-七子之歌  69×76cm


03

展览序言


无象之象


文|曹洋


“把寂寞留给自我,把温暖献给众生,把希望带给未来”……几十年来,刘灿铭先生就做着这样的一件事,这是书法给他的内在力量,也是他内在的生命意象。

 

刘灿铭先生与千年前的经生一样做着相同的事——写经。


这或许是人生固有的安排,也或许是不由自主地被牵引,但无须追问,因为刘灿铭先生的书写比任何解说都更真实。远古的经生们在青灯下,日复一日地抄着写着,他们没有自我的历史,却构建了一个令人敬仰的群体、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名字大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渺小得如同敦煌莫高窟外的一粒沙子,但历史又给他们笔下的墨迹定义了一个体面的名字:写经体。


69×34cm   落日春风联


昨日的经生不管是出于一种信仰,还是为安顿生活,或者是为了逃避失意的考场,已不重要,他们从执笔的那一刻就进入了虔诚的状态,个体的生活消失在宏大的文化场域中,也许他们并没有刻意追求书法艺术,但因为虔诚也便成就了书法自我建构的内驱动力。在这里,信仰与艺术相遇了,融合了,这是缘于共有的虔诚。


然而这需要舍弃多少人世间的繁华与欢愉,因此自唐宋之后就鲜有能如此独守这份孤寂的经生,当代更是如此。然而刘灿铭先生年复一年地坚持,让一个个如沙子一样的经生们复活起来。刘灿铭先生如同千年前的他们,日复一日地书写,一个展览,两个展览,系列展览,永远的写经体。是的,这就是刘灿铭先生自我的写经体,如夏花在夜空中渐次开放,一次又一次完成一个个生命的历程——刘灿铭先生以一己之力激活了写经体,让写经体以独立的姿态呈现于当代书坛。


138×69cm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就这样,刘灿铭先生把自己嵌入到远古的群体中,而背景便是敦煌,那个茫茫黄沙中的孤城、圣地。但刘灿铭先生又有别于经生们,他们只是某种书写,一种近乎机械的书写,他们时常为保持笔画的统一性、规范性而磨去艺术的触角,这或许也是信仰的需要。


虽然他们的书写常常要求放空一切,但艺术的自我释放终究被丢弃一边。刘灿铭先生在书写时也会放空一切,但他的放空是主动的、自觉的、自在的。


鸿喜云集   138×35cm 


他完全进入到自我的生命体系,诚如佛家所言:无色声香味触法,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相之相,不思虑、不分别、不刻意、不执著,一切都归于原点,原点有无限的可能性,在此时此刻,不见、不闻、无名、无状,恍如混沌,但刘灿铭先生保持原始的真力、元气、天趣,以此铺衍,于无象中以超然的感性捕捉万象的踪迹,然后做自我的书写、自我的修行。


他把书写作为禅家的一种参悟方式,这既是对文化信仰的致敬,又是对艺术的敬礼,也是对自我操守的坚持。固然从常人眼光来看刘灿铭先生的字算不得秀美,更算不上雄强,但他的意趣却显出刹那的永恒美。艺术的饱满,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酵,以形成长久的回忆。在某个清晨或午后的庭院忽然想起那个瞬间,让人回味无穷。



04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138×69cm   般若波罗蜜心经

    

139×34cm  李白诗一首

52×23cm  慎独

唐诗一首 草书 68×68cm

138×69cm  大势至善

138×69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38×34cm 苏轼渔家傲词一首